摘自《译林》2008年第2期
关于拿不到诺贝尔奖的人们 — 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演讲
[英国]多丽丝 莱辛

她提到,对于富裕国家的年轻人来说,大量的书籍唾手可得,但是由于电视和互联网的存在,他们对图书失去了兴趣;而那些穷困国家的年轻人尽管对书籍如饥似渴,却一本也得不到……

==== 以下为摘录 ====

我们处在一个四崩五裂的文化中。几十年前我们还确信无疑的事情,现在却都受到质疑。当今的年轻人,尽管受过多年的教育,却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,因为他们从不读书。他们只知道某些专业知识,比如说计算机。这种现象司空见惯。
计算机、互联网和电视这些惊人的发明,带给我们的是一场革命。这并不是我们人类面对的第一场革命。很久以前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我们的头脑和思考方式。正如以往一样,我们接受了它,从来没有问过“印刷术的发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”。同样,我们从未停下脚步去质疑,我们、我们的思想,将如何随着新网络时代的来临而改变?互联网已经使整整一代人沦落于空虚之中,即便是那些相当理智的人也会承认,一旦他们上了瘾,就无法自拔,整天都花在网络上。
还是在不久前,任何一个稍微受过教育的人都会尊重知识,尊重教育,并尊重我们丰富的文学储备。当然我们都知道,当社会处于这种风气时,人么会假装去阅读,会假装尊重学问,但是工人们渴望书籍是确确实实的。18世纪、19世纪的工人图书馆、工人学院、大学就可以证实这一点。
阅读,书籍,曾经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。
年长者在和年轻人谈话时一定能体会到,读书对人起到了何等重要的教育作用。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懂得的东西太有限了。如果儿童不会读书,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读过书。
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个令人伤感的故事。
但是我们不知道它的结局如何。

。。。。。。

可怜的女人在风沙中继续跋涉着,梦想着她的孩子能够受到教育。我们认为自己比她高明吗? — 我们这些人,脑满肠肥,壁橱里塞满了衣服,各种各样的奢侈品使我们窒息。
我想,那可怜的女人还有那些三天没有吃饭却还在谈论书籍和教育的人们,能够给我们回答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