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辜负自己,不将就生活。

Month: December 2010

小人物,大感动

    马上,新的一年就将到来。过往的一年,经历了很多事情,发生了很多事情,有许许多多可以述说,不过现在,我却要将2010年最后的一篇博文,送给一个我并不认识的人。

    一个伟大的人。

    靠边停车有多难?打灯、挂挡、靠边,开门,刹车、熄火、拔钥匙。简单的不能再简单。然而,如果是在生命之火即将熄灭之前,又是何等的艰难?这位公交司机,在行驶途中突发脑溢血,却在死神的面前,完成了这重要的几步。当乘客陆陆续续的诧异公交车为何突然停在路边,当乘客发现车子再也没有发动,当乘客明白自己刚才所经历的一切,当120将昏迷的司机送往医院,我们不得不鼓掌,真心的鼓掌;我们不得不钦佩,由衷地钦佩;我们不得不纪念,这个了不起的司机。

    他不富有,他的妻子患脑瘤,动过两次手术。他瞒着妻子到处筹集20万的手术费;他留着眼泪开着公交,只在妻子动手术的那天请了一天假。他经历了很多苦难,并早早的离开了世界。

    真的苦。

    人过怎样的生活,有时候无法选择。人会经历怎样的事情,有时候也无法选择。人怎样做个大写的人,却是可以选择;人怎样活出自己的价值,却是可以选择。

    他叫陈乐平,让我们记住他。

我们在这创造了什么价值(zz)

曾经有个夏天,我找到了一份好的不能再好的工作。 白天,我编写软件连接上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数据库,为商户的贸易提供实时数据和分析。晚上,我跟着我们的 CTO (首席技术官) 研究一个编外项目,分析这些海量的交易数据,找寻其中的套利商机。我们在想,如果能够从中找到足够有价值的商机,就可以把这些当作投资建议提供给老板们。 于是我们写了程序,在晚上,所以人都离开办公室后,我们在他们的机器上装上这个程序,一起并行的运行,试图去一点点的消化我们已经经手过的这些大量的数 据。这很有意思。非常有趣。更妙的是,我们这个了不起的CTO教会我很多编程的知识。

    这里的待遇非常好,真是非常好。甚至比我的那些在投资银行里每周工作100小时的朋友们挣的都多。我的印象里,好像还没有大学生能够挣这么高工资的。

    这意味这个夏天,我可以有钱带着女朋友出去吃大餐了,再也不用担心那些高档俱乐部里的酒水的价格了。这意味着我能够支付的起名牌的衣服,iPhone,去亚洲游玩的机票。在此之前我一直在实验室里工作,这段经历让我对钱有了新的定义。

    我所描绘的这一切有什么问题吗?我高兴的不能再高兴了,有一个挑战性的工作,跟杰出的人一起干活,它提供了我一个完全不可想象的生活方式。这是梦想成真。

    但是在夏季即将结束时,CTO 把我叫进经理办公室,并关上门。我整个夏天都在跟这他干,如今是我最后一天。我很想从他那得到一些对我的工作评价。然而,在赞扬了几句之后,他问了我一个问题:

    “你是否曾经想过我们在这里都创造了什么价值?”

    价值?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。

    “确实没想过。”

    “我来告诉你。我们增加了二级债券市场的流动性。我们缩减了证券市场的差额。”

    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问题。事实上,我们的CTO省下他赚的每个硬币,做好了计划,一旦攒够了能够去实现梦想的资金就立即走人。

    他没有想过高档衣服,俱乐部,或做什么宇宙的主人。他所关心的只是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创造自己的价值。说到这里,我的故事可能有点陈词滥调,但是这种陈词滥调却是我做为一个人需要去经历的,它彻底的改变了我的思想。

    “我如何来创造价值?”

    我知道,如果我整个夏天在这里编写的程序能够为人们创造财富、节省他们的时间,那么,我的工作是有意义的。但如果我所做的这一切能多少让市场效率有所提供,那么,又是何种的意义?

    我被工作的乐趣和安逸迷住,一心为了钱忙碌,从未考虑过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。

    我想这发生的事情也许不会改变那些已经选择好了仕途的人的观念。但对于许多学生来说,想想自己的将来,我希望我的故事能够让他们知道,人很容易屈服于暂时的压力,当需要做出重要的抉择的时候,问问自己这个问题,是如此的重要。

一本好书《轻安自在》

百余字的小文,读起来颇为轻松。读后想一想,在来去匆匆的都市、矛盾尖锐的社会,我们是否真的忽略了什么?

抄录两则:
一、
    日文班新一期课程接受报名时,来了一位长者。
    “给孩子报名?”负责登记的小姐问。
    “不,是我自己要学。”老人回答。小姐愕然。
    老人解释:“儿子在日本娶了一个东瀛媳妇。他们每次回来,说话叽里咕噜,我听不懂。我希望能够和媳妇交谈。”
    “你今年高寿?”小姐问。“六十八岁。”“你想听懂他们的话,最少要学两年。可两年以后,你也七十岁了!”
    老人笑吟吟地反问:“姑娘,你以为我如果不学,两年以后,我就是六十六岁吗?”

二、
    从前,在河中央的一个小岛上,居住着各种各样的情感:快乐、伤心、智能和其他情感,也包括了慈悲。有一天,大河流域出现了大洪水,小岛要沉没在水下了。几乎所有的情感都乘船离开了小岛。
    慈悲忙着打点疏散事宜,留守到最后一刻。
    小岛就要沉没了。其他情感都已撤走了,慈悲也决定离开了。
    财富大哥乘着一只华丽的船从慈悲的身边经过,慈悲喊道:“财富大哥,带我走吧”。
    财富大哥答道:“不好意思,船上放着很多金银财宝,没有你坐的地方。”
    这时虚荣大姐乘一只漂亮的船从慈悲身边经过,慈悲于是喊道:“虚荣大姐,请帮个忙吧。”
    “我帮不了你,慈悲妹妹。你浑身湿漉漉、脏兮兮的,会把我的船弄污的。”虚荣大姐答道。
    当伤心大哥经过慈悲时,慈悲又喊道:“伤心大哥,带我离开这里吧。”
    “噢,慈悲妹妹,我心情不好,想一个人静静。”
    快乐大姐从慈悲身旁经过,可是她太高兴了,压根儿就没听见慈悲妹妹的喊叫声。
    突然,从远处传来一个声音:“嗨,慈悲妹妹,我带你走。”这是一位长者。慈悲妹妹太高兴了,她甚至没有问长者会带她去哪里就上船了。到岸后,长者什么也没说就走了。慈悲妹妹非常感激这位长者。
    慈悲妹妹于是问智慧爷爷:“是谁帮助了我?”
    “是时间。”智慧爷爷答道。
    “时间?”慈悲妹妹疑惑不解。“时间为什么要帮我呢?”
    智慧爷爷答道:“因为只有时间才理解慈悲是多么重要啊。”

作該做的事(zz)

從未想過,得以存活至今,並再次給自己一些新期許。我一直相信,再長的路,一步步向前,能走完;再短的路,不邁開雙腳,仍無法到達。只有一條路不能選擇,是放棄的路;只有一條路不能拒絕,那是成長的路。

整整四年前,Ubuntu Linux 創辦人 Mark Shuttleworth 在我的筆記型電腦留下 [Follow your dreams] 的話語後,即反覆思考該如何實現所謂的「夢想」。沒有一種不通過蔑視、忍受和奮鬥,便可征服的命運,特別在台灣的資訊科技業更是如此,我們被 (業主) 賦予高度的期望,而可用的資源總是短少,專案時程的壓力卻不曾減輕,人人求自保都來不及,還談什麼「夢想」呢?無從否認,而對我這種企盼「世界大同」或 「建構理想的社會主義世界共同體」的「夢想」來說,更不知是要等待幾百、幾千年,或許期待第四次世界大戰前夕,人類的覺醒,還比較可行。然,盤據於心那些 「該做的事」,在這幾年思索後,卻越來越明朗。愛默生說過:「鞋匠能作好鞋子,因為他只做鞋,不做別的」,作為一個電腦軟體工匠,捫心自問,到底專心做好 幾雙「鞋子」呢?智慧是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,技術是知道如何做,美德則是實地去作,我們之中或許不少人兼具「智慧」與「技術」,但去實現的「美德」卻不時 被打折扣,這些該做的事到底怎麼了呢?

既然成長的路是無法抗拒的,那在前進的途中,主動搬開別人腳下的絆腳石,往往也是為自己鋪路。Steve Jobs 曾說:「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種植自己的糧食,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做自己穿的衣服,我們說著別人發明的語言,使用別人發明的數學… 我們一直在使用別人的成果。使用人類的已有經驗和知識來進行發明創造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」,處於「後 IC 時代」的我們,有時也不免驚訝於這個產業發展的速度,一切都跟基於人類已有的知識背景,高度分工、跨領域密集發展,積極地進行創新,才有如此的局面。每次 把玩手上這台由前公司設計生產的 3G 手機時,不經意就會讚嘆於電子零件的精巧、通訊技術的突發猛進,以及藏於其中、有如魔法的韌體。不光是硬體、射頻,軟體自然也是重點,但為人作嫁久了,重 複進行著創新背後的瑣碎流程,還得安慰自己這就是高科技?稍早去某知名電子公司演講,談及產品開發經驗時,突然脫序地感嘆道:「其實只要待在電子系統廠, 不必特別去追求,這些經驗值就會逐漸攀升,但是…」,當時未講完的部份,就是整體的技能,包含軟、硬體,到天線射頻等等的技術創新,往往很難突破,更 甚者,成為如此的 [個案]:

  • 第一堂課:「我有 20 年的工作經驗。」
  • 最後一堂:「現在我才發現,我只有 1 年的工作經驗,只不過重複了 20 年。」

該是多麼令人怵目驚心的個案呢?在未上大學前,我有幸能有些打工經驗,若把大學那段荒唐的歲月算進來,勉強湊出十年工作經驗的假象,而論廣度與深度,除了 無止盡的自責外,實在與一年經驗相距不遠。而何其有幸的是,有機會能與天才的同事共事,面對他們,讓我想起羅曼·羅蘭說過:「天才免不了有障礙,因為障礙 會創造天才」,人才進行工作;天才進行創造。相當珍惜這些提昇自我能力的經驗,如今,應有自信說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已大於一年,對我來說,所謂「該做的 事」大致如下:

  • 繼續作技術回顧與分享,如 [自由軟體教育訓練與演講規劃] 一文所提,多分享多學習是提高競爭力最好的方式,而從 2004 年至今,個人的確在這過程中獲得不少指教與建議,也學習到頗多
  • 提昇台灣工程人員的技術水平:從細節做起,能專心「作鞋」的「鞋匠」為首要考量,不僅對內、對外演講分享,而更重視實踐,希望能從 [0xlab] 開始,踏實地掌握若干關鍵技術,並以完整專案開發的模式,引導台灣的工程人員相互提昇技術水平與態度
  • 在足夠的背景知識前提下,培養工程人員應有的自信,正如 [0xlab 成立半年回顧] 一文所引用俄國小說家屠格涅夫的名言:「先相信你自己,然後別人才會相信你」,台灣科技從業人員普遍的自卑心理是該被克服的,當然,這點有賴於前述兩點

十年前還是大一新生時,當時抱持著「台灣人當然能設計出世界一流的資訊系統,寫出世界一流的軟體」的信念,跌跌撞撞走過 server-side computing 與 mobile software,而今,更加堅定的是,這其實就是競爭力的關鍵,這「世界一流的軟體」乃是瞬息萬變的資訊世界中,重要的標的,世界的舞台很大,很多領域 都有機會成為一流,但一定要堅定地走下去。下筆之際,想到朱經武教授曾說: 「不要害怕失敗,即使是摔了一跤,也能抓回一把沙。」 或許我還不具備清楚知曉資訊社會未來走向的智慧、缺乏如何做的技術,但我相信有美德,不間斷地做下去。記得有句話說,歲月,帶給庸者的僅僅是發皺的皮膚, 但對於智者,還另外附贈一份積澱的魅力,但願苟活到未來的我,在回顧以上狂言之際,真的沈澱了一些智慧,那抓著那把微不足道的砂粒,也無憾了。帶著責任感 生活,試著為世界帶來點不同的事、作點貢獻,生活將更有意義,「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,難道還有其他原因嗎?」,Steve Jobs 又提醒道,自勉之。

(原文:http://blog.linux.org.tw/~jserv/archives/2010/04/post_279.html)

© 2025 A Life Climber

Theme by Anders NorenUp ↑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