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我在读希阿荣堪布写的《透过佛法看世界-给寻找答案的人》,获得了很多启迪。 我最印象深刻的,是书中所提到的: 出离心、菩提心和空性慧(P166)。这是一步一步逐渐提高的。 出离心,即厌倦轮回,希求解脱之心。 菩提心,即在出离心基础之上,不仅满足于个人的超脱,而是希望一切众生安稳快乐、永断烦恼,为了这个理想而精进修行,通过布施、持戒、忍辱等不断完善自己的修持,并帮助众生。 空性慧,即在菩提心的摄持下逐步圆满闻慧、思慧和修慧。
而另一个启迪是, 一定要静下心来闻思和实修。生活即是修行,把佛法的正见落实到起居应对中,在日常小事上也谨慎取舍因果。从善护身语意、远离十恶业开始,行动上尽量避免杀生、盗窃、邪淫等恶业,言语上尽量避免恶口、两舌(挑拨离间)、妄言(说谎)、绮语(无意义的琐谈),尽量避免贪心、害心,以及执着恒常等极端见解。 同时,在日常生活中,要抱有慈悲心(P141)。 慈是希望对方快乐,通过友善、关爱、分享等来表现。悲是愿意分担乃至代受对方的苦,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和温柔。 观修慈悲心通常从亲近的人开始,因为你与他们的因缘很近,如果你愿意,你能更深切地理解、感受他们的苦乐、希冀,而理解是慈悲的基础。
是的,生活就是一场修行,而转变应该从现在开始。要尽量摒除杂念这个萦绕于现代人的东西,更加自律和简单地处理生活。
不知是不是巧合,周五早上我在班车上刚读到书中所说的“灌顶”,周五访问水木社区首页就出现了“灌顶”的热帖。妈妈刚说约不到五官科的医生,周五上午太太就帮我妈妈约到了;周五晚上岳母说要约一个中医,刚查微医就发现有最近的日子可以预约(应该是有病人取消了预约),而我们刚刚约好这个医生就约满了。也许只是巧合,但我更愿意相信,这是对我转变的鼓励,鼓励我不断的自我修行!
更巧的是,到5月底前,静安寺有佛指舍利的瞻礼。我准备在下周去静安寺,希望有缘可以感受佛的提示。 是的,生活就是一场修行。我的心被污染了很多,需要努力地作出转变。
Leave a Reply